学校体育之误

发布日期:2015-12-19 来源:
字体: 〖打印本稿〗〖关闭〗
 

熊晓正:学校体育之误,误把体质当目的

时间:2015/11/23 11:30:26 来源:新动体育

熊晓正:学校体育之误,误把体质当目的

 

  熊晓正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体育,本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周朝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要掌握的六项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体育(射、御)就占有了重要地位。当然,即便是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体育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君子风度、为人智慧和谋略。

  遗憾的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体育长期处于教育系统中的边缘地位。现在,由于学校体育地位缺失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的政策要求下,学校体育才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这种“重视”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下的被动参与,而并非体育教育的本质。

  

  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

  现在人们对于学校体育的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第一,将体育仅视为一门课程而不是育人的基础,弱化了体育的地位;

  第二,将育人的任务弱化为体质的增强,萎缩了体育的功能;

  第三,将体育课的任务等同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忽略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第四,将学生兴趣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忽略了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处于一种什么地位?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有一篇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里面有句话:“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德育、智育属于同等层面,我们平时说的语文、数学、外语等都是属于智育,这些是具体的课程。体育应该是育人的基础,体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体能的增强、技能的传习,还伴随着道德和智力的培育。

  

  学校体育要回归育人的本质

  人文主义教育家们竭力强调利用各种户外游戏发展儿童的个性和他们的意志品质。他们明确指出:“对身体练习的整个要求,是使这些练习有助于锻炼机体,增加力量和耐力,培养能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蒙田(1533—1592)主张通过游戏或运动,“希望他的外表、态度或礼节和他的身体及他的心智一起形成起来。因为。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绝不能把二者分开。”

  约翰?亨利希?裴斯泰洛齐(1746—1825)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反对不能促进“人的所有道德和精神能力的发展相一致”的体育教学,他认为“这些人的活动不能认为是真正的体育,而只是舞蹈、击剑或骑术的传授”,“这种传授仅仅能片面发展这些身体活动项目的技能,却使人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发展”。认为“通过身体练习获得优于本能的意志品质”才是真正的体育教育。

  

  “快乐体育”的误区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体育”?

  兴味之起,由于日日运动不辍;

  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心中无限快乐;

  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

  运动所以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

  快乐体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体育运动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规律和体系。“快乐体育”是在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自发过程,如果学校体育把追求学生快乐作为目的,忽略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只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体育不仅是身体的强健,更是精神的成长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起超认为,就是培养“尚武精神”对于人格塑造和民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教育的层面看,“尚武精神”并不是要让我们崇尚武力,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我们的“心力”、“胆力”、“体力”,培养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心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不畏险阻,一往无前的勇气。它深深地根植于对生命、对亲人的热爱,它常常是迸发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提倡尚武精神,就是要把这种局限于爱生命、爱亲人的个体至爱之情,升华为爱民族、爱国家,为国赴难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胆力”, “胆力者,由自信力而发生者也。”梁起超说:“国民自信其兴,则国兴;国民自信其亡,则国亡”。提倡尚武精神,就是要重铸民族形象,改变“日惧外人之分割,日畏外人之干涉”,畏首畏尾的精神状态,树立民族之自信,奋发民族之雄心,光大民族自强不息之传统,鼓荡起“与列强相见于竞争之战场”的勇气。

  “体力”,梁起超谓:“体魄者,与精神有密切之关系者也。有健康强固之体魄,然后有坚韧不屈之精神”。提倡尚武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体育锻炼,改善民族的体质,使中华民族成为体格强健,勇武有力的雄健民族,使国民养成完备的体格。

  

  这不仅是我们最初对现代体育的认知,也是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体育教学不仅是对肌体的建构过程,更是精神成长的建构过程。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有规律和有规则的身体运动知识的传授与参与,促进青少年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成长的过程。对“心力”、“胆力”、“体力”的培养是体育教育的无可替代的功能,也是最具价值的地方,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真的做到了吗?

    【参考文献】

  [匈牙利]拉斯洛?孔著,颜绍泸译《体育运动全史》中国体育史学会办公室,1985年

  [匈牙利]拉斯洛?孔著,颜绍泸译《体育运动全史》中国体育史学会办公室,1985年

  《中世纪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学府路1号   邮编:010070
官方网站:www.zcchengdjx.com 0471-5279085   就业咨询:0471-5279086

版权所有 ©bat365在线平台 - bat365在线平台网址 蒙ICP备案09004081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