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高 建 设 专 题 网 站

协同式育人 集团化办学 国际化合作

发布时间:2014-11-12来源:南昌日报
〖打印本稿〗〖关闭〗

  职业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当前国内外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经济逐步复苏的条件下,如何使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新条件下的产业发展需要,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市职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与机遇中改革创新,锐意发展,探索并逐步形成现代职教体系。 

  

  我市对职业教育一直给予极大的重视,大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之无论在规模和办学条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南昌地区现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89所,骨干示范专业有265个,覆盖了我市全部一、二、三产业,且有52%是按市场急需所设立的专业;坚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园区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把职业院校办成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基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方齐用力免费职教迈出新步伐 

  

  幸亏免了学费,我才有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家住进贤县衙前镇的刘淑娟,是南昌一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两年前,与那些沉浸在书山题海、为中考冲刺的同龄人不同,这个17岁的农村孩子一度在上学与打工之间犹豫不决。当老师将春蕾助学行动这一惠民政策送到学生手中时,刘淑娟毅然报考了中职,上学除了不交学费,还能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刘淑娟说她几乎不花钱就能学到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了她目前最大的心愿。 

  

  与刘淑娟一样,全市受惠于春蕾助学行动的贫困家庭学生已达3526名。近年来,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一流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为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中职学习,自2006年开始,由南昌市教育局、财政局、妇联三家单位联合组织连续七年开展春蕾助学行动,在中职学校开设春蕾助学班。由政府资助的春雷助学班招收本地户口、家庭贫困的在校初三年级的女生,由指定中职学校招生,重点资助农村贫困家庭的女孩和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女孩;社会力量资助的春蕾助学班不受户籍限制,主要招收初三年级分流学生;企业冠名定向班主要招收初三年级分流学生,男女不限。其中政府资助的春蕾助学班,学生前两年受助学生学费全免(书本费、住宿费除外),并每人每学年按6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困难补贴,符合国家助学金资助条件的学生可同时申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 

  

  面向家庭贫困生的春蕾助学行动,不仅让让贫困生有学可上,还为中职学校吸纳了生源,解决了高等教育过度饱和、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2013年又有新的突破,全市招生人数突破招生计划创历年最高,共招收学生746名,较上一年增加近20%,招生数连续6年保持高位增长。特别是国家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费减免和助学金政策,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提供了物质保障。目前,该行动计划共已投入1023.73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贫困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将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同时也带动了南昌市县区初中毕业生的春季分流,有效控制了农村初中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女生因贫弃学过早进入社会的现象,逐渐形成了南昌市职业教育的一张品牌。 

  

  示范校建设 提升全市中职办学水准 

  

  免费只是起点,依靠免费获取的吸引力并不长久。只有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对中职教育的埋单才物有所值。为提高办学水准,我市职业学校借助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南昌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中获批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示范校的有10所,占全省31所的32.26%,也是居中部地区六个省会城市示范校数量占全省比例的首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目前中职教育的最高荣誉,示范校项目建设是彰显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成效、破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从注重扩大规模到全面提高质量转变的关键环节,没有任何现成的样板或者模式可以参照,只能在摸索中探寻方法、在探索中寻求发展。为完成两年示范校建设,各示范校领导班子把握发展机遇,统一思想,集中资源,顺应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前瞻性地提出:在生源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学校要发展得更好更快,就必须从以往的抓规模转向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走内涵创新发展之路。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打造品牌,缩短与发达地区先进中职学校的距离,各示范校摩拳擦掌,领导班子通过调研、学习、考察、座谈,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 

  

  如南昌一专提出学校从以下七个维度去努力,一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紧贴市场,打造精品专业,突出示范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二是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为支撑,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四个专业为示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对接。三是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调适,开发校本教材和学生德育读本。四是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校内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共享。五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具有双师素质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六是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会做人、会技能、会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七是以社团为抓手,以特色谋发展,培养德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在全校上下和市教育局的通力支持下,南昌一专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江西省中职技能大赛中,该校团体总分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地市职校榜首(2011年获总分133分、2012年获总分136分,2013年获总分159分,当年所获得的团体总分超过江西省其他地市中职学校的累加分值);在2013年的国赛中,学校的参赛成绩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2011年该校只获了2个全国三等奖,2012年获3个三等奖,2013年则获得了5个三等奖和1个二等奖,确保了计划中竞赛成绩全省领先,国赛有突破的目标。 

  

  南昌一专等一批国家中职示范校的建设,对于推动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示范校建设也成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中职教育中真正起到了示范校的区域性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市中职教育办学水准大提升。 

  

  集团化办学 毕业生成企业香饽饽 

  

  职业教育从粗放型规模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是集团化办学,通过各种形式、多元主体的联盟,借助规模效应、资源优化、品牌效应和对口效应,一方面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了校与校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双赢。 

  

  20125月,由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南昌汽车机电学校牵头,联合江西省机电技师学院、南昌工业技工学校、江西省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家职业院校,江西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国力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成立了南昌市首个职业教育集团——南昌汽车机电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的成立,使南昌市汽车、机电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开启了我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办学机制,为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一步做强做大职业教育,深入推进集团化、集约化办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依托南昌汽车机电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南昌汽车机电学校还牵头成立了江西省交通运输专业委员会,与南昌市公交皇波萝汽车维修服务公司合作,挂牌成立了拥有汽车维修机电工工位、汽车钣金工位、汽车电脑调漆及喷漆工位等7个生产岗位,每批次可安排7位专业教师带领30名二年级学生进行培训的校外实训基地,组织了对南昌市公交总公司、南昌昊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岗位技术培训。2013年,由南昌一专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集团组建坚持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品牌专业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为运作模式,以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最终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在集团化办学的同时,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也在深化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积极开展校企互动。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职业院校校企协作会的平台,促进院校与企业的广泛交流,提升南昌市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创业服务水平,推动工业园区企业更好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市各类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由2001年的274家增长到2010年的1271家,十年间增幅高达364%。二是开展双百双进活动。开展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活动,市县16所职业学校已选派100名教师利用假期和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进行为期二个月的学习实践,同时聘请100名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任教,开辟校企合作的人才交流新途径,强化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全面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三是扩大订单培养计划。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在我市国家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及其他骨干职业学校,推行了企业冠名班教学或校企合作订单班,仅2010年全市冠名班授牌有8个,订单班20余个。四是政策推动服务地方经济。为积极搭建职业院校与园区企业校企合作平台,引导和吸引职业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南昌市教育局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信委等单位联合开展校企合作调研工作,深入园区、企业和学校进行座谈交流,主动与工业园区联系,了解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与企业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结合南昌市的实际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实施意见》,五大重点工业园区13家大型企业代表、14所职业院校代表签署了《南昌市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倡议书》。 

  

  校企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学做合一,中职毕业生成了企业抢着要的香饽饽2013年,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共安排学生实习就业812人,涉及我市各大汽车4S店、福州驰铭车业汽车修理、钣喷、广州铁路动车组餐服、上海地铁安检、北京国际机场票务、长沙机场书店营销、南京紫金楼前台服务、浙江天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检、昆山华道数据网络维护等多个岗位。至目前,南昌一专合作的企业达到60多家,该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8%以上。全市毕业生年的平均就业率也达97.07% 

  

  国际化合作为职教发展注入新血液 

  

  为使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翻开新的历史篇章,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向内寻求合作,一方面向外借力,将触角伸向国外,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推动了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市对照南昌与德国派尼地区合作备忘录要求,积极谋求与德国派尼地区职业教育的实质性合作,并组成南昌市职业教育考察团赴德国考察,拟定了《南昌与派尼地区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备忘录》,双方就搭建职业教育长远区域性合作平台、职业教育专家互访、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尝试和师生互访交流等进行积极的沟通与磋商。一是区域性的合作交流。在职业教育高层论坛、校校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鉴定、教师培训和学生互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合作。二是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结合实际与派尼地区的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为校长和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搭建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提供近距离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学习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念等。三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开展职业学校学生的友好往来,定期互派学生到两地进行文化交流和技能观摩。四是办学模式的合作交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拓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渠道。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寻求职业教育新突破。五是实训基地合作共建。引进派尼地区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两地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占领中部地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地。立足国际视野,寻求国际合作,推动着南昌市职业教育学校不断向国际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因势利导下,通过集团化办学、国家化合作,我市职教体制机制更富活力,育人质量全面提高,管理工作明显改善,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为省内外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也成为我市产业改革发展人力和智力的强大基础。 

Baidu
sogou